二郎神

词典解释: èr láng shén 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及戏剧《宝莲灯》中的人物。小说中姓杨,名戬,住在灌口。世传战国时秦蜀太守李冰次子曾奉父命在灌口斩蛟,为民除害,死后民间祀为,故事可能由此转化而来。《西游记》中,他奉玉帝命镇压孙悟空。《宝莲灯》中,他曾囚禁其妹华山三圣母。国语辞典注音 ㄦˋ ㄌㄤˊ ㄕㄣˊ  拼音 èr láng shén1. 民間傳說中的神:(1)秦代蜀郡太守李冰第二子,助父斬蛟鎖龍,築堰平患,蜀人奉為灌口,祠祀不絕。亦稱為「灌口二郎」。(2)隋代嘉州太守趙昱斬蛟定患,後又顯靈平定水災,民感其德,立廟灌口,奉為。亦稱為「灌口二郎」。(3) 《西遊記》與《封神演義》中記玉皇大帝外甥楊戩,神通廣大,曾誅六怪、劈桃山,號為「灌口二郎」。(4) 晉鄧遐為襄陽太守,斬沔水蛟除患,鄉人立廟祠祀,因嘗為二郎將,故尊為。2. 詞牌名。屬商調。原為唐教坊曲,後用作詞調名,有不同格體數種。3. 曲牌名。南曲入商調正曲,北曲入商調隻曲。管色配六字調或凡字調。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27页 第1卷 127

词典名字:

二郎神

词典发音:

èr láng shén

国语辞典
  • 民间传说中的神名。
  • 词牌名。原为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此牌转变甚多,徐伸词,名《转调二郎神》,吴文英词,名《十二郎》。详见《词谱》卷三二。
  • 曲牌名。南北曲均属商调,南曲较常见。
  • 基本解释

    二郎神[ èr láng shén ]

    ⒈  民间传说中的神:(1)​秦代蜀郡太守李冰第二子,助父斩蛟锁龙,筑堰平患,蜀人奉为灌口二郎神,祠祀不绝。也称为「灌口二郎」。(2)​隋代嘉州太守赵昱斩蛟定患,后又显灵平定水灾,民感其德,立庙灌口,奉为二郎神。也称为「灌口二郎」。(3)​ 《西游记》与《封神演义》中记玉皇大帝外甥杨戬,神通广大,曾诛六怪、劈桃山,号为「灌口二郎」。(4)​ 晋邓遐为襄阳太守,斩沔水蛟除患,乡人立庙祠祀,因尝为二郎将,故尊为二郎神。

    ⒉  词牌名。属商调。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名,有不同格体数种。

    ⒊  曲牌名。南曲入商调正曲,北曲入商调只曲。管色配六字调或凡字调。

    英语Erlangshen, Chinese deity

    法语Erlang Shen

    引证解释

    ⒈  民间传说中的神名。 宋 以后各地多立其庙。 《朱子语类》以为指 秦 蜀郡 太守 李冰 的次子,《封神演义》称其名为 杨戬,《宝莲灯》则以为 三圣母 之兄。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二折:“比及问 五陵 人,先顶礼 二郎神。”
    《西游记》第六回:“贫僧所举 二郎神 如何?--果有神通,已把那 大圣 围困。”

    ⒉  词牌名。原为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此牌转变甚多, 徐伸 词,名《转调二郎神》, 吴文英 词,名《十二郎》。详见《词谱》卷三二

    ⒊  曲牌名。南北曲均属商调,南曲较常见。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二郎神 (道教神仙)

  • 二郎神,又称二郎显圣真君、灌口二郎、二郎真君、灌口神、赤城王、昭惠显圣仁佑王、清源妙道真君等等,是民间信仰和道教的神祇人物。民间多认为他是一位与水利、农耕、防止水灾有关的神,甚至是水神,清以前曾被奉为戏神,还被奉为猎神、蹴鞠神、雷神、酒神等。由于封神演义的影响,二郎神通常叫作杨戬,他力大无穷,变幻莫测,能有七十二变(八九玄功)。他的武器是三尖两刃枪,武功绝伦,座下有神兽哮天犬,额间有第三只神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