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参

词典解释

佛教传说, 善财童子 受 文殊菩萨 指点,南行五十三处,参访名师,听受佛法,终成正果。 见《华严经·入法界品》。 元 汤式 《嘲妓名佛奴》曲:“苫倈呵四十八愿叮嚀咒誓,巴鏝呵五十三参容颜变改。” 明 高濂 《玉簪记·闹会》:“这壁厢是什么菩萨?这是五十三参形容改。” 清 龚自珍 《能令公少年行》:“吉羊解脱 文殊童 ,著我五十三参中。”

词典名字:

五十三参

词典发音:

wǔ shí sān cān

国语辞典
  • 佛教传说,善财童子文殊菩萨指点,南行五十三处,参访名师,听受佛法,终成正果。见《华严经•入法界品》。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佛教传说, 善财童子 受 文殊菩萨 指点,南行五十三处,参访名师,听受佛法,终成正果。见《华严经·入法界品》。

    元 汤式 《嘲妓名佛奴》曲:“苫倈呵四十八愿叮嚀咒誓,巴鏝呵五十三参容颜变改。”
    明 高濂 《玉簪记·闹会》:“这壁厢是什么菩萨?这是五十三参形容改。”
    龚自珍 《能令公少年行》:“吉羊解脱 文殊童,著我五十三参中。”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五十三参

  • 五十三参,又比喻虚心求教,不辞辛苦。《华严经》〈入法界品〉末会中,善财童子曾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故谓五十三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