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

词典解释

县名。在山西省北部、五台山南麓、滹沱河上游,邻接河北省。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汉置虑虒县,北魏改驴夷县,隋改五台县。县以山名。农、林、牧业均较发达。农产以谷子、玉米、马铃薯、高粱等为主。特产有“台参”、“台蘑”等。工业有采煤、机械、化学、酿酒等。五台山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古迹有广济寺、显通寺、塔院寺、南禅寺和佛光寺。金岗库村有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

词典名字:

五台

词典发音:

wǔ tái

国语辞典

五台 Wǔtái

[Wutai] 山西省的县。位于省东北部,为山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在其境内,主峰海拔3058米。佛教以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唐 高宗 龙朔 中尚书、门下、中书、秘书、御史五官署均以臺名,合称“五臺”。

《永乐大典》卷二六〇六引《数类》:“唐 高宗 龙朔 二年改尚书省曰中臺,门下省曰东臺,中书省曰西臺,秘书监曰兰臺,御史臺曰宪臺,故有五臺之号。”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忌戒》:“时以年饥,放国子学生归,又限令史通一经,时人为之语曰:‘……三馆学生放散,五臺令史明经。’”

⒉  见“五臺山”。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