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季

词典解释

即五代。谓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李纲《江上愁心赋》:“历隋、唐而混一兮,迄五季而割据。”

词典名字:

五季

词典发音:

wǔ jì

国语辞典
  •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
  • 中医以四时配五行而为五季,即春属木,夏属火,长夏属土,秋属金,冬属水。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即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代。

    宋 叶绍翁 《南屏兴教磨崖》:“钱塘 自 五季 以来,无干戈之祸。”
    清 恽敬 《西楚都彭城论》:“后世如 六朝 之割裂,如 五季 之紊乱,草泽英雄,崛起一时。”
    陈天华猛回头》:“到 五季,又是个,外强中弱,俺同胞,遭杀戮,好不心伤。”

    ⒉  中医以四时配五行而为五季,即春属木,夏属火,长夏属土,秋属金,冬属水。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五季

  • 五季,读音wǔ jì,指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中医以四时配五行而为五季,即春属木,夏属火,长夏属土,秋属金,冬属水;自然原则中五季即:生、长、化、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