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禁

词典解释

国家五种禁行的法令。《周礼·秋官·士师》:“士师之职,掌国之五禁之法,以左右刑罚。一曰宫禁,二曰官禁,三曰国禁,四曰野禁,五曰军禁。皆以木铎徇之于朝,书而县(悬)于门闾。”

词典名字:

五禁

词典发音:

wǔ jìn

国语辞典
  • 古中医指患气病、血病、骨病、肉病、筋病者,应分别禁食辛、咸、苦、甘、酸五类食物,谓之“五禁”。
  • 即五戒。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古中医指患气病、血病、骨病、肉病、筋病者,应分别禁食辛、咸、苦、甘、酸五类食物,谓之“五禁”。

    《素问·宣明五气篇》:“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

    ⒉  即五戒。详“五戒”。

    唐 义净 《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若泛为俗侣,但略言其五禁:局提法众,遂广彰乎七篇。”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五禁

  • 五禁在《内经》中有两处代指,一是《五味》篇中的五味所禁的简称,一是《灵枢经》篇名,文中着重介绍了针刺的禁忌,如时间、手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