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管

词典解释

唐永徽(650—655)后分岭南道为广州、桂州、容州、邕州、交州五都督府,由广府都督统摄,总称“岭南五管”。其后都督称号屡变,广府为岭南节度使,桂、容、邕三府或为经略使,或为观察使,又改交府为安南都护府,咸通后又分置岭南东(广)、西(邕)、静海三节度,但“五管”之名不废。

词典名字:

五管

词典发音:

wǔ guǎn

国语辞典
  • 指五脏的腧穴。
  • 指今岭南地区。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指五脏的腧穴。

    《庄子·人间世》:“会撮指天,五管在上。”
    郭象 注引 李颐 云:“管,腧也。五藏之腧皆在上。”
    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一章:“曲僂发背,上有五管。”

    ⒉  指今 岭南 地区。 唐 称 广、桂、容、邕、安南 五府为 岭南 五管。

    唐 韩愈 《刘生诗》:“昔鬚未生今白头,五管歷徧无贤侯。”
    《旧唐书·地理志四》:“永徽 后,以 广、桂、容、邕、安南府,皆隶 广府 都督统摄,谓之五府节度使,名 岭南 五管。”
    宋 苏轼 《次韵刘湜峡山寺见寄》:“应怜五管客,曾作八州督。”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五管

  • 五管指五脏的腧穴。出处《庄子·人间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