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齐

词典解释


(—jì)古代按酒的清浊,分为五等,叫“五齐”。《周礼·天官·酒正》:“辨五齐之名:一曰泛齐,二曰醴齐,三曰盎齐,四曰缇齐,五曰沈齐。”郑玄谓醴以上尤浊,盎以下差清。
(—jī)五种细切的冷食肉菜。《周礼·天官·醢人》:“掌供五齐、七菹。”“齐”同“齑”。五齑:昌本(菖蒲根)、脾析(牛百叶)、蜃(蛤)、豚拍(豚胁)、深蒲(蒲蒻)。见《周礼·天官·醢人》郑玄注。

词典名字:

五齐

词典发音:

wǔ qí

国语辞典
  • 亦作“五齑 ”。五种细切的冷食肉菜。
  • 古代按酒的清浊,分为五等,合称“五齐”。后亦泛指酒。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五齏”。古代按酒的清浊,分为五等,合称“五齐”。后亦泛指酒。

    《周礼·天官·酒正》:“辨五齐之名:一曰泛齐,二曰醴齐,三曰盎齐,四曰緹齐,五曰沉齐。”
    郑玄 注:“自醴以上,尤浊缩酌者,盎以下差清。”
    乐府诗集·隋方丘歌·登歌》:“六瑚已馈,五齐流香。”

    ⒉  亦作“五齏”。五种细切的冷食肉菜。

    《周礼·天官·醢人》:“以五齐、七醢七菹三臡实之。”
    郑玄 注:“齐当为齏。五齏:昌本脾析、蜃、豚拍、深蒲也……细切为齏。”
    贾公彦 疏:“五齏之内,菜肉相兼。”
    明 邵璨 《香囊记·琼林》:“五齏、七醢与三臡,总是仙庖珍味。”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五齐

  • 五齐(wǔ qí )亦作“ 五齏 ”。古代按酒的清浊,分为五等,合称“五齐”。后亦泛指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