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广铁路

词典解释

从北京到广东省广州,经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五省。长2 324公里。北段(北京至武汉汉口)原名京汉铁路(解放前曾一度称平汉铁路),1898年动工,1906年筑成;南段(广州至武汉武昌)原名粤汉铁路,1906年动工,1936年筑成。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后,两路接轨,改称今名。全线纵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五大流域,并联接京哈、京承、京沪、京九、京原、京包、石太、石德、陇海、汉丹、浙赣、湘黔、湘桂、广九、广茂等铁路。是纵贯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全国铁路网的纵向主轴。

词典名字:

京广铁路

词典发音:

jīng guǎng tiě lù

国语辞典
从北京经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到广州。途经冀、豫、鄂、湘、粤五省。长2302千米。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原京汉、粤汉两铁路接轨后改今名。已建成复线。郑州-武汉段和衡阳-广州段已实现电气化。是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全国铁路网的纵轴,客货运最繁忙的干线之一。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京广铁路

  • 京广铁路(北京-广州)是一条从首都北京市通往广东省广州市的铁路,于1957年全线建成,全长2302千米。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之前,隔江分为北南两段。北段从北京市到湖北省武汉市汉口,称为“京汉铁路”(1949年以前称“卢汉铁路”“平汉铁路”),于1897年4月动工到1906年4月建成。南段从广东省广州市到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称为“粤汉铁路”,于1900年7月动工到1936年4月建成。在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两条铁路接轨,并正式更名为京广铁路,1955年12月开始复线工程,1988年12月完工;1992年部分线路路径改线并于12月开始电气化工程,2001年9月10日完工。京广铁路是中国最重要的一条南北走向的铁路干线,其连接了6座省会、直辖市,以及多座大中城市。
  • 京广铁路连接五省一市,是贯通中国南北的重要铁路大通道,是国家铁路南北交通大动脉,也是中国铁路运输最为繁忙的主要干线,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京广线南运货物以煤炭、钢铁、石油、木材及出口物资为主,北运货物主要是有色金属矿产品以及粮、糖、茶、水果等农产品和进口物资。
  • 京广铁路途经地形为华北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湘东丘陵、衡阳盆地、南岭、珠江三角洲,沟通了华北、华中与华南,是我国铁路网的中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