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介

词典解释: jiè jiè 1.分隔;离间。 2.细微。介,通"芥"。 3.形容有心事,不能忘怀。 4.有害。 5.孤高耿直,有节操。 6.形容固守不变,坚定不移。 7.象声词。国语辞典注音 ㄐㄧㄝˋ ㄐㄧㄝˋ  拼音 jiè jiè1. 分隔。▶ 《楚辭.劉向.九歎.惜賢》:「進雄鳩之耿耿兮,讒而蔽之。」2. 心有所存,不能忘懷。▶ 《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但畏長者家兒或在左右,或與 從事殊難得調,獨惡是耳。」▶ 《聊齋志異.卷一.青鳳》:「誠然,但使人不能無耳。」3. 孤高耿直,有節操。▶ 唐.韓愈〈河南府法曹參軍盧府君夫人苗氏墓誌銘〉:「法曹之終,諸子實幼,煢煢其哀,其守。」4. 狀聲詞。形容呼吸時喉嚨所發出的聲音。▶ 宋.洪邁《夷堅乙志.卷一五.宣城冤夢》:「夜中驚魘,叔呼之不應,撼之數十,但喉中作聲。」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073页 第1卷 1073

词典名字:

介介

词典发音:

jiè jiè

国语辞典

介介 jièjiè

(1) [restless]∶有所感触而不能忘记;耿耿

介介于胸

(2) [sunder]∶分隔;阻隔

基本解释

介介[ jiè jiè ]

⒈  分隔。

《楚辞·刘向·九叹·惜贤》:「进雄鸠之耿耿兮,谗介介而蔽之。」

⒉  心有所存,不能忘怀。

《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但畏长者家儿或在左右,或与从事殊难得调,介介独恶是耳。」
《聊斋志异·卷一·青凤》:「诚然,但使人不能无介介耳。」

⒊  孤高耿直,有节操。

唐·韩愈〈河南府法曹参军卢府君夫人苗氏墓志铭〉:「法曹之终,诸子实幼,茕茕其哀,介介其守。」

⒋  状声词。形容呼吸时喉咙所发出的声音。

宋·洪迈《夷坚乙志·卷一五·宣城冤梦》:「夜中惊魇,叔呼之不应,撼之数十,但喉中介介作声。」

引证解释

⒈  分隔;离间。

汉 刘向 《九叹·惜贤》:“进雄鳩之耿耿兮,谗介介而蔽之。”
王逸 注:“谗人尚復介隔蔽而障之。”

⒉  细微。介,通“”。

《淮南子·缪称训》:“福之萌也緜緜,祸之生也介介。福祸之始萌微,故民嫚之。”

⒊  形容有心事,不能忘怀。

《后汉书·马援传》:“但畏长者家儿,或在左右,或与从事,殊难得调,介介独恶是耳。”
李贤 注:“介介犹耿耿也。”
《云笈七籤》卷八七:“当其所争也,奋劒振鋭,冒严陷凶,不违矢刃之屠,不顾性命之没,父子兄弟不暇相格,故胡可以介介是非绳墨而欲以裁之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山上一覲仙容,介介独恋是耳。”
庐隐 《海滨故人》:“她若不肯,当然作罢,但请她不要以此介介,始终保持从前的友谊好了。”

⒋  有害

汉 扬雄 《太玄·傒》:“次七,傒祸介介,凶人之邮。”
范望 注:“介介,有害也。”

⒌  孤高耿直,有节操。

晋 陶潜 《读史述九章·鲁二儒》诗:“介介若人,特为贞夫。”
逯钦立 注:“介介,耿介孤高。”
唐 韩愈 《河南府法曹参军卢府君夫人苗氏墓志铭》:“法曹之终,诸子实幼,煢煢其哀,介介其守。”
李东阳 《明故兵部武选员外郎郭君墓表》:“器之,予同学生,其人篤厚和易,而中介介有分别,勃然嚮於义。”

⒍  形容固守不变坚定不移

《荀子·儒效》:“介介兮其有终始也。”
梁启雄 简释引 王念孙 曰:“介介,坚固貌。固守不变,终始如一。”

⒎  象声词。

《素问·欬论》:“心欬之状,欬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宣城冤梦》:“﹝ 李南金 ﹞夜中惊魘,叔呼之不应,撼之数十,但喉中介介作声。”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介介

  • 介介(拼音:jiejie)象声词,释义:有所感触而不能忘记,形近词:耿耿于怀,历史上有很多典故都有对其的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