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

词典解释: xiān rén zhǎng ①双子叶植物,科。多浆植物。常丛生,灌木状。茎肥厚多汁,叶退化成刺。花喇叭形、漏斗形或钟形,纯白、黄色或红色。果实大多为浆果,鲜红可爱。有很高观赏价值。原产热带干旱的荒漠地区,中国西南部也有分布。 ②诗集。公刘作。1980年出版。收诗八十四首。诗作抨击极“左”路线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歌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巨大变化,讴歌边防战士的高尚情操。风格严峻,具有较深刻的思想性和哲理性。国语辞典注音 ㄒㄧㄢ ㄖㄣˊ ㄓㄤˇ  拼音 xiān rén zhǎng1. 植物名。科屬,常綠肉質灌木。高約二公尺。莖多節,橢圓形或倒卵狀 長橢圓形,扁平而肥厚,深綠色。葉退化為小針形。花無梗,著生於頂端者,常開放 成盤狀,黃紅色。原產於南美洲,現分布廣泛,不限於熱帶。2. 漢武帝為承接天上甘露所打造的銅器。形如仙人以手掌擎盤狀。3. 山名。陝西省華陰縣太華山的東峰。峰側留有形似手掌的痕跡,據說為黃河河神以手 擘開山峰以利河水通過所留。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139页 第1卷 1139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408页

词典名字:

仙人掌

词典发音:

xiān rén zhǎng

国语辞典

仙人掌 xiānrénzhǎng

[cactus] 别名霸王树。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全株。分布我国南方各地,野生或栽培

基本解释

仙人掌[ xiān rén zhǎng ]

⒈  植物名。仙人掌科仙人掌属,常绿肉质灌木。高约二公尺。茎多节,椭圆形或倒卵状 长椭圆形,扁平而肥厚,深绿色。叶退化为小针形。花无梗,著生于顶端者,常开放 成盘状,黄红色。原产于南美洲,现分布广泛,不限于热带。

⒉  汉武帝为承接天上甘露所打造的铜器。形如仙人以手掌擎盘状。

⒊  山名。陕西省华阴县太华山的东峰。峰侧留有形似手掌的痕迹,据说为黄河河神以手 擘开山峰以利河水通过所留。

英语cactus

德语Kakteengewächse (Bio)​

法语cactus, cactaceae

引证解释

⒈  华山 峰名。在今 陕西省 华阴县。

典出《文选·张衡〈西京赋〉》:“缀以二 华,巨灵贔屓,高掌远蹠,以流 河 曲,厥跡犹存”
李善 注:“古语云,此本一山,当 河 水过之而曲行, 河 之神以手擘开其上,足蹋离其下,中分为二,以通 河 流,手足之跡,于今尚在。”
崔颢 《行经华阴》诗:“武帝祠 前云欲散, 仙人掌 上雨初晴。”
何景明 《送韩汝庆还关中》诗:“黄河 一綫通沧海,身在 仙人掌 上行。”

⒉  地名。地在 宋 真州 城西,当今 江苏省 仪征县 境。 宋 代著名词人 柳永 之墓在此。

王士禛 《真州绝句》之五“残月晓风 仙掌 路,何人为弔 柳屯田”原注:“柳耆卿 墓在城西 仙人掌。”

⒊  植物名。原产 美洲 热带及 亚洲 热带干旱沙漠地区。茎为肉质,形如手掌,有刺,色青绿,花黄色,可供观赏。同属中其它品种,花色繁多,形状奇特,通常也泛称仙人掌。有仙人塔、仙人山、仙人鞭仙人杖等。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仙人掌 (石竹沙漠植物)

  • 仙人掌(学名:Opuntia stricta (Haw.) Haw. var. dillenii (Ker-Gawl.) Benson )是仙人掌科缩刺仙人掌的变种。丛生肉质灌木,高1.5-3米。上部分枝宽倒卵形、倒卵状椭圆形或近圆形,绿色至蓝绿色,无毛;刺黄色,有淡褐色横纹,坚硬;倒刺直立。叶钻形,绿色,早落。花辐状;花托倒卵形,基部渐狭,绿色;萼状花被黄色,具绿色中肋;花丝淡黄色;花药黄色;花柱淡黄色;柱头黄白色。浆果倒卵球形,顶端凹陷,表面平滑无毛,紫红色,倒刺刚毛和钻形刺。种子多数,扁圆形,边缘稍不规则,无毛,淡黄褐色。花期6-10(-12)月。
  • 原产墨西哥、美国、西印度群岛、百慕大群岛和南美洲北部;中国于明末引种,南方沿海地区常见栽培。仙人掌喜光、耐旱,适合在中性、微碱性土壤生长。通常栽作围篱,茎供药用,浆果酸甜可食。
  • (概述图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