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德

词典解释: lìng dé1.美德。 2.指有高尚道德的人。国语辞典注音 ㄌㄧㄥˋ ㄉㄜˊ  拼音 lìng dé1. 美德。▶ 《左傳.襄公十九年》:「夫銘,天子,諸侯言時計功,大夫稱伐。」▶ 《文選.李陵.答蘇武書》:「勤宣,策名清時,榮問休暢,幸甚幸甚。」2. 賢者。指有高尚道德的人。▶ 《文選.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唱高言,識曲聽其真。」▶ 漢.蔡邕〈上封事陳政要七事〉:「太子官屬,宜搜選,豈有但取丘墓凶醜之人。」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125页 第1卷 1125

词典名字:

令德

词典发音:

lìng dé

国语辞典
1.美德。 2.指有高尚道德的人。
基本解释

令德[ lìng dé ]

⒈  美德。

《左传·襄公十九年》:「夫铭,天子令德,诸侯言时计功,大夫称伐。」
《文选·李陵·答苏武书》:「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

⒉  贤者。指有高尚道德的人。

《文选·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汉·蔡邕〈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太子官属,宜搜选令德,岂有但取丘墓凶丑之人。」

引证解释

⒈  美德。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子产 寓书於 子西,以告 宣子 曰:‘子为 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 侨 也惑之。’”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定谥》:“昔 周公,文王 之子,諡曰 文公。苟有令德,不嫌同諡。”
清 刘大櫆 《程府君墓志铭》:“奕奕 程 宗,世继其美,传序及君,令德愷悌。”

⒉  指有高尚道德的人。

汉 蔡邕 《上封陈政七事》:“太子官属,宜搜选令德,岂有但取丘墓凶丑之人?”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令德

  • 令德,汉语词汇。
  • 拼音:lìng dé
  • 释义:1、美德。2、有高尚道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