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典

词典解释: huì diǎn 记载某一朝代法令制度的书籍,多用做书名,如《明》。国语辞典注音 ㄏㄨㄟˋ ㄉㄧㄢˇ  拼音 huì diǎn專記一代法典政制的書。如《明會典》、《清會典》。

词典名字:

会典

词典发音:

huì diǎn

国语辞典

会典 huìdiǎn

[a compilation of State regulations] 记录古代官府更迭、政务要闻的典籍

《唐会典》

基本解释

会典[ huì diǎn ]

⒈  专记一代法典政制的书。如《明会典》、《清会典》。

引证解释

⒈  记载一个朝代官署职掌制度的书。源出于《周官》(《周礼》), 唐 有《唐六典》。 明 清 改称“会典”。

《好逑传》第十六回:“铁中玉 道:‘老公公不看见《会典》上有一款:外臣不许与内臣交结。交结且不可,何况联婚。’”
魏源 《圣武记》卷一:“恭稽《会典》,八旗驻防之兵,有游牧部落,有打牲部落。”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会典

  • 会典之名始见于明代,意思是“典章会要”。会典是大多属当代官修断代式政书,会典与会要最大的差异是:会典以“职官”为纲,记录中央与地方官职制度沿革;会要因事分类,着重记述法令典章,而不详备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