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呼

词典解释: chuán hū 1.传声呼喊。 2.谓口语相传。 3.传唤。国语辞典注音 ㄔㄨㄢˊ ㄏㄨ  拼音 chuán hū1. 封建時代,大官出行時,由侍衛高呼閒人迴避的一種威儀。▶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生左右傳車者傳呼甚嚴,行者亦爭闢於左右。」2. 口耳相傳。▶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洧水注》:「口者,水口也,參陰聲相近,蓋傳呼之謬耳。」3. 大陸地區指電信局通知受話人去接長途電話,或管理公用電話的人通知受話人去接電話。

词典名字:

传呼

词典发音:

chuán hū

国语辞典

传呼 chuánhū

[notify sb. of a phone call] 通知受话人去接电话

传呼电话

基本解释

传呼[ chuán hū ]

⒈  封建时代,大官出行时,由侍卫高呼闲人回避的一种威仪。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生左右传车者传呼甚严,行者亦争辟于左右。」

⒉  口耳相传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洧水注》:「口者,水口也,参阴声相近,盖传呼之谬耳。」

⒊  大陆地区指电信局通知受话人去接长途电话,或管理公用电话的人通知受话人去接电话。

引证解释

⒈  传声呼喊。

《汉书·萧望之传》:“仲翁 出入从仓头庐儿,下车趋门,传呼甚宠。”
颜师古 注:“传声而呼侍从者,甚有尊宠也。”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两 汉 京兆 河南 尹及执金吾、司校尉,皆使人导引传呼,使行者止,坐者起。”
宋 刘过 《沁园春》词:“径行处,有苍松夹道,不用传呼。”

⒉  谓口语相传。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洧水》:“参、阴声相近,盖传呼之谬耳。”

⒊  传唤。

宋 范仲淹 《谢公神道碑铭》:“梓 大而近,彼畏我梗,必先图得我,则小於 梓 者可传呼而下,愿急为之防。”
吴伟业 《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昨夜城头吹篳篥,教坊也被传呼急。”

如:传呼电话。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传呼

  • 传呼,汉语词汇。
  • 拼音为:chuán hū,
  • 意思为传声呼喊;谓口语相传;传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