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证

词典解释

同“左证”。《朱子全书·治道》:“旁无佐证,各执两说。”

词典名字:

佐证

词典发音:

zuǒ zhèng

国语辞典

佐证 zuǒzhèng

(1) [evidence;proof]∶证据

佐证法所不及者。——· 方苞《狱中杂记》

(2) [affirm;confirm;demonstrate]∶证实

基本解释

佐证[ zuǒ zhèng ]

⒈  证明、证实。也作「左证」。

《聊斋志异·卷三·李伯言》:「鞫之,佐证不诬。按冥律,宜炮烙。」

⒉  证据。也作「左证」。

《朱子语类辑略·卷八·战国汉唐诸子》:「礼又如何有伯夷、周公制作之礼?它只是急要做个孔子,又无佐证,故装点几个人来。」

证据

引证解释

⒈  证据。

《朱子语录》卷一一〇:“或旁无佐证,各执两説。”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怀马果报》:“汝官人素不信此,苟无佐证,亦徒言也。”
蒲松龄聊斋志异·李伯言》:“鞫之,佐证不诬。”

⒉  谓以材料证明。

章炳麟无神论》:“今有一人,自谓未生以前本是山中白石。夫未生以前,非其见量、自证之所知,即他人亦无由为之佐证。”
郭沫若 《略论汉代政权的本质》二:“他还引用了后代‘耕当问奴,织当访婢’的话来佐证。”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佐证

  • 佐证:汉语词汇
  • 佐证:法律名词
  • 佐证 (汉语词汇)

  • 佐证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uǒ zhèng,意思是指辅助的证据,对争议的事件提供直接的证明。该词语在《朱子语录》和《聊斋志异·李伯言》等文献均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