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师

词典解释

1.残军剩卒。《左传·宣公十二年》:“ 楚 师军於 邲 。 晋 之餘师不能军。”

2.很多可受教之处;很多可效法之处。《孟子·告子下》:“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餘师。” 赵岐 注:“有餘师,师不少也,不必留馆学也。” 宋 黄庭坚 《送伯氏入都》诗:“陈书北窗下,此自有餘师。”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求诸《大雅》,固有餘师。”

词典名字:

余师

词典发音:

yú shī

国语辞典
1.残军剩卒。 2.很多可受教之处;很多可效法之处。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残军剩卒。 《左传·宣公十二年》:“楚 师军於 邲。

晋 之餘师不能军。”

⒉  很多可受教之处;很多可效法之处。

孟子·告子下》:“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餘师。”
赵岐 注:“有餘师,师不少也,不必留馆学也。”
宋 黄庭坚 《送伯氏入都》诗:“陈书北窗下,此自有餘师。”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求诸《大雅》,固有餘师。”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余师

  • 余师yú shī ,汉语词语,释义为残军剩卒。很多可受教之处;很多可效法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