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

词典解释: fó jīng 佛教的经典。也叫释典。参看〖释藏 〗。国语辞典注音 ㄈㄛˊ ㄐㄧㄥ  拼音 fó jīng佛教的經典,包括經、律、論等,統稱為「佛經」。▶ 《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齋祠跪拜,各成法道,有三元九府、百二十官,一切諸神,咸所統攝,又稱劫數,頗類佛經經。」▶ 《二刻拍案驚奇.卷一》:「既是值錢的佛經,我們也該看一看;一緣一會,也是難得見的。」

词典名字:

佛经

词典发音:

fó jīng

国语辞典

佛经 fójīng

[Buddhist Scripture] 佛教的经典,也叫“释典”

基本解释

佛经[ fó jīng ]

⒈  佛教的经典,包括经、律、论等,统称为「佛经」。

《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斋祠跪拜,各成法道,有三元九府百二十官,一切诸神,咸所统摄,又称劫数,颇类佛经经。」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既是值钱的佛经,我们也该看一看;一缘一会,也是难得见的。」

引证解释

⒈  佛教的经典。

《三国志·吴志·刘繇传》:“乃大起浮图祠……可容三千餘人,悉课读佛经。”
宋 高承 《事物纪原·道释科教·佛经》:“汉明帝 永平 中, 摩腾 竺法兰 以白马驮经至东都,即《四十二章经》,中国之有佛经,此盖其始也。”
清 钮琇 《觚賸续篇·脱换法》:“乐行不如苦住,富客不如贫主,本佛经语。”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佛经

  • 经是佛陀说过的话的汇编,经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律是佛教组织为教徒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论是对经、律的解释或阐述。其传说部分也许是为了展现佛教的神奇之处;其哲学与修行部分是值得学习与深思的道理;其将一世因果扩至三世因果无论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释一些科学中无法解释的现象,达到导人向善的作用。
  • 其把佛教典籍分为经、律、论三藏是按照其所载内容来分的,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分类,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分类。经、律、论所载内容分别:
  • 一.经,一般被认为是佛说过的话的汇编,它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
  • 二.律是佛教组织为教徒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它的基本原则一般被认为是佛所确定的,而系统化的佛教戒律是后来才逐步形成的。
  • 三.论是对经、律等佛典中教义的解释或重要思想的阐述。它在佛教中一般被认为是菩萨或各派的论师所做,可也有一些极少数的论被认为是佛自己做的。
  • 通达佛法能为人讲说的人称为法师,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精通律藏的称为律师,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遍通经、律、论三藏的称为三藏法师,如唐三藏法师玄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