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蕃

词典解释

亦作“便烦”。亦作“便繁”。频繁;屡次。《左传·襄公十一年》:“乐只君子,福禄攸同,便蕃左右,亦是帅从。” 杜预 注:“便蕃,数也。言远人相帅来服从,便蕃然在左右。”《晋书·庾亮传》:“阶缘戚属,累忝非服……遂随牒展转,便烦显任。”《南史·顾协传》:“自为近臣,便繁几密,每有述製,敕前示 协 ,时辈荣之。”《旧唐书·裴度传》:“况累承宠命,亦为便蕃,前后三度,已行此礼。” 宋 王禹偁 《三黜赋》:“叨四入掖垣,何宠禄之便蕃。”

词典名字:

便蕃

词典发音:

biàn fān

国语辞典
1.亦作"便烦"。亦作"便繁"。 2.频繁;屡次。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便烦”。亦作“便繁”。频繁;屡次。

《左传·襄公十一年》:“乐只君子,福禄攸同,便蕃左右,亦是帅从。”
杜预 注:“便蕃,数也。言远人相帅来服从,便蕃然在左右。”
《晋书·庾亮传》:“阶缘戚属,累忝非服……遂随牒展转,便烦显任。”
南史·顾协传》:“自为近臣,便繁几密,每有述製,敕前示 协,时辈荣之。”
《旧唐书·裴度传》:“况累承宠命,亦为便蕃,前后三度,已行此礼。”
宋 王禹偁 《三黜赋》:“叨四入掖垣,何宠禄之便蕃。”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便蕃

  • 出自古汉语,文言文,有多层含义,也可做通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