俎上肉

词典解释: zǔ shàng ròu 1.砧板上的肉,谓任人宰割,无可逃避。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后因以""比喻任人欺压蹂躏而无力反抗者。国语辞典注音 ㄗㄨˇ ㄕㄤˋ ㄖㄡˋ  拼音 zǔ shàng ròu相似詞: 釜中魚砧板上的肉。比喻無力抵抗而任人宰割的人。見「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條。▶ 《晉書.卷七八.孔愉傳》:「既有艱難,則以微臣為先。今由,任人膾截耳。」▶ 《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守光今日大王也,惟大王處分!」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359页 第1卷 1359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739页

词典名字:

俎上肉

词典发音:

zǔ shàng ròu

国语辞典

俎上肉 zǔshàngròu

(1) [a helpless victim] 比喻任人欺压蹂躏的人或国家

今由俎上肉,任人脍胾耳。——《晋书·孔坦传》

(2) (由,即“犹”)

基本解释

俎上肉[ zǔ shàng ròu ]

⒈  砧板上的肉。比喻无力抵抗而任人宰割的人。参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条。

《晋书·卷七八·孔愉传》:「既有艰难,则以微臣为先。今由俎上肉,任人脍截耳。」
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守光今日大王俎上肉也,惟大王处分!」

釜中鱼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俎上肉”比喻任人欺压蹂躏而无力反抗者。

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晋书·孔坦传》:“今由俎上肉,任人膾截耳!”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八章:“这叫我更加知道 中国 是块俎上肉,强盗们到处横行。”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俎上肉

  • 俎上肉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zǔshàngròu,意思是砧板上的肉,谓任人宰割,无可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