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曲

词典解释


又称“俚曲”。通俗的歌曲,相当于小曲。原出于民间,文人起而仿效,目之为“时调”。现存俗曲集有《霓裳续谱》《白雪遗音》等。清蒲松龄的《聊斋俚曲》,并用以敷演故事。
变文初发现时,也称为俗曲。

词典名字:

俗曲

词典发音:

sú qǔ

国语辞典

俗曲 súqǔ

[folk song] 旧称民间的通俗歌曲。也叫“俚曲”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通俗的歌曲。原出于民间,也有文人仿作者敦煌 变文发现时,亦曾称为俗曲。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三三章二:“上文已说到 敦煌 所发现的民间俗曲及词调此外尚有更重要的民间叙事歌曲及‘变文’。”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俗曲

  • 中国明清以来在各地民歌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并流行于城镇市民阶层,社会影响深广的民间歌曲的泛称。因时间、地点的不同,亦称为俚曲、时调、时曲、小曲、小唱、小调杂曲等。俗曲多数由农村的民歌流传衍变而来,因此二者间有时难于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