俚俗

词典解释: lǐ sú 粗俗。国语辞典注音 ㄌㄧˇ ㄙㄨˊ  拼音 lǐ sú1. 世俗、民間。▶ 清.趙翼《甌北詩話.卷四.白香山詩》:「此必無之事,特一時傳聞,易於聳聽。」2. 鄙俗、粗野。▶ 《新五代史.卷二一.梁臣傳.敬翔傳》:「太祖素不知書,翔所作皆語,太祖愛之。」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384页 第1卷 1384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94页

词典名字:

俚俗

词典发音:

lǐ sú

国语辞典

俚俗 lǐsú

[rustic;vulgar;unrefined] 粗野庸俗

基本解释

俚俗[ lǐ sú ]

⒈  世俗、民间。

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四·白香山诗》:「此必无之事,特一时俚俗传闻,易于耸听。」

⒉  鄙俗、粗野。

《新五代史·卷二一·梁臣传·敬翔传》:「太祖素不知书,翔所作皆俚俗语,太祖爱之。」

德语unkultiviert

引证解释

⒈  世俗;民间。

《新五代史·唐臣传·安重诲》“则具记事而入” 宋 徐无党 注:“‘记事’,若今学士院諮报,今士大夫间以文字相往来谓之‘简帖’,俚俗犹谓之‘记事’也。”
苏辙 《和子瞻新居欲成》诗之一:“伏腊便应随俚俗,室庐闻似胜家山。”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此必无之事,特一时俚俗传闻,易於耸听; 香山 竟为诗以实之,遂成千古耳。”

⒉  粗俗,不高雅。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南部烟花録》,文极俚俗。”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说稗·儿女英雄传》:“﹝此书﹞似迂拘,而实通达;似俚俗,而实尔雅。”
茅盾 《一个女性》:“她疑惑自己是变得俚俗了,但又自己分辩着:事情不是这么简单!”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俚俗

  • 俚俗,汉语词汇。
  • 拼音:lǐ sú
  • 释义:1、世俗;民间。2、粗俗,不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