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事

词典解释: xiū shì 1.指治理政事。 2.成事,解决问题。 3.特指治馔之事。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373页 第1卷 1373

词典名字:

修事

词典发音:

xiū shì

国语辞典
1.指治理政事。 2.成事,解决问题。 3.特指治馔之事。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指治理政事。

《孔子家语·入官》:“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

⒉  成事,解决回题。

唐 袁郊 《甘泽谣·懒残》:“其缘山磴道,为大石所拦。乃以十牛縻绊以挽之,又以数百人鼓噪以推之,力竭而愈固,更无他途,可以修事。”

⒊  特指治馔之事。

唐 李匡乂 《资暇集·非五臣》:“又 子建 《七启》云:‘寒芳莲之巢龟,鱠西海飞鳞。’五臣亦改‘’为‘’。搴,取也,何以对下句之‘’耶?况此篇全説修事之意,独入此‘搴’字,於理甚不安。”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修事

  • 中药学术语。出《本草纲目》。即炮制。清·张叡所撰《修事指南》,专论药物炮制方法。详炮制条。
  • 1.指治理政事。
  • 2.成事,解决问题。
  • 3.特指治馔之事。
  • 特指:
  • [认为某些事物所属的] 指定范围或角色。
  • 政事:
  • 1.政务。
  • 2.谓有处理政治事务的才能。
  • 治理:
  • ①控制管理:治理国家|治理企业。
  • ②整治;整修:治理黄河。
  • 成事:
  • 1.成功;办成事情。
  • 2.已成之事。
  • 3.犹成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