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蛇

词典解释

亦作“修虵”。 长蛇,大蛇。常比喻坏人。《汉书·扬雄传上》:“屨般首,带修蛇。”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铜头铁额,兴暴皇年;封豨修虵,行灾中国。” 唐 李白 《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诗:“修蛇横 洞庭 ,吞象临江岛。”参见“脩蛇”。

词典名字:

修蛇

词典发音:

xiū shé

国语辞典
1.亦作"修虵"。 2.长蛇,大蛇。常比喻坏人。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修虵”。长蛇,大蛇。常比喻坏人。参见“脩蛇”。

汉书·扬雄传上》:“屨般首,带修蛇。”
南朝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铜头铁额,兴暴皇年;封豨修虵,行灾中国。”
李白 《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诗:“修蛇横 洞庭,吞象临江岛。”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修蛇 (中国古代神兽)

  • 修蛇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巨蛇,也叫做巴蛇,出自《山海经》,据说体长大到能够吞下一头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