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好

词典解释: dào hǎo 1.指明朝中叶京师推行的一种新钱。 2.犹言只能。国语辞典注音 ㄉㄠˋ ㄏㄠˇ  拼音 dào hǎo1. 倒也不錯。▶ 《紅樓夢.第四二回》:「所以咱們女孩子家,不認得字的。男人們讀書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讀書的好。」「這部電影不好看,你們沒買到票。」2. 演員在舞臺上表演出錯時,臺下觀眾怪聲喝采,以示譏諷。▶ 如:「她在臺上唱錯歌詞,觀眾直喊,幸好同臺演員替她遮掩,戲才能繼續演出。」亦作「倒彩」。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466页 第1卷 1466

词典名字:

倒好

词典发音:

dǎo hǎo

国语辞典
1.指明朝中叶京师推行的一种新钱。 2.犹言只能。
基本解释

倒好[ dào hǎo ]

⒈  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出错时,台下观众怪声喝采,以示讥讽。也作「倒彩」。

如:「她在台上唱错歌词,观众直喊倒好,幸好同台演员替她遮掩,戏继续演出。」

⒉  倒也不错。

《红楼梦·第四二回》:「所以咱们女孩子家,不认得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

引证解释

⒈  指 明 朝中叶京师推行的一种新钱。 明 陆深 《燕閒录》:“予少时,见民间所用皆 宋 钱,杂以 金 元 钱,谓之好钱。 唐 钱间有 开元 通宝,偶忽不用。新铸者谓之低钱,每以二文当好钱一文,人亦两用之。

弘治 末,京师好钱復不行,而惟行新钱,谓之倒好。”

⒉  犹言只能。

无名氏东平府》第二折:“你倒好拽耙扶犁怎生打的他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倒好

  • 倒好是指指明朝中叶京师推行的一种新钱或犹言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