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渡

词典解释: tōu dù 1.暗中渡过江河。 2.谓偷越关隘或国境。国语辞典注音 ㄊㄡ ㄉㄨˋ  拼音 tōu dù非法出境或入境。▶ 如:「最近非法的人有減少的趨勢。」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554页 第1卷 1554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311页

词典名字:

偷渡

词典发音:

tōu dù

国语辞典

偷渡 tōudù

(1) [secretly ferry]∶秘密地渡过某一水域

星夜偷渡

(2) [steal into another country]∶偷越关隘或国境

偷渡出境

基本解释

偷渡[ tōu dù ]

⒈  非法出境或入境。

如:「最近非法偷渡来台的大陆同胞有增多的趋势。」

英语illegal immigration, to stowaway (on a ship)​, to steal across the international border, to run a blockade

德语als blinder Passagier fahren (V)​, illegal einwandern (V)​

法语Immigration illégale

引证解释

⒈  暗中渡过江河。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魁制府》:“嘉陵江 之役,一任贼人偷渡,无为其抵御者,公以是获罪赐死。”
孙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四章:“河对岸,分队长 魏大猛 率领武工队的第一分队(其中有 黑虎儿 ),下了大船,由 焦五妮 摇橹,静悄悄地,果然在进行偷渡了。”

⒉  谓偷越关隘或国境。

吴晗 《杰出的学者玄奘》:“﹝ 玄奘 ﹞好容易找到一个引路的,在 玉门关 上偷渡过去后,引路的怕艰险,又跑掉了。”

如:在案发之后,他们拟议了偷渡的详细计划,但尚未来得及实行,便被一网打尽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偷渡

  • 偷越国(边)境是指自然人违反出入国(边)境管理法规,在越过国界线或者通过法律上的拟制国界时,不从指定口岸通行或者不经过边防检查,或者未经出境许可、未经入境许可,可追究其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的行为。偷越国(边)境是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