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蓝

词典解释: sēng qié lán 1.即僧伽罗磨。佛教寺院。国语辞典注音 ㄙㄥ ㄑㄧㄝˊ ㄌㄢˊ  拼音 sēng qié lán胡語音譯。謂佛教僧團所住的林苑。一般指佛教寺院。▶ 《四分律.卷一九》:「舍夷城中諸婦女俱梨諸女人,持飲食至僧伽藍中供養。」或作「伽藍」、「僧藍」、「僧伽藍摩」、「僧伽藍磨」。

词典名字:

僧伽蓝

词典发音:

sēng qié lán

国语辞典
即僧伽罗磨。佛教寺院。
基本解释

僧伽蓝[ sēng qié lán ]

⒈  胡语音译。谓佛教僧团所住的林苑。一般指佛教寺院。也作「伽蓝」、「僧蓝」、「僧伽蓝摩」、「僧伽蓝磨」。

《四分律·卷一九》:「舍夷城中诸妇女俱梨诸女人,持饮食至僧伽蓝中供养。」

引证解释

⒈  即僧伽罗磨。佛教寺院。

《十诵律·比丘诵》:“地法者,佛听受地,为僧伽蓝故,听僧起坊舍故。”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两岸平地,有国名 毗荼,佛法兴盛。又逕 蒲那般河,河边左右有二十僧伽蓝。”
省称僧蓝”。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蒲州 东十餘里,有寺曰‘普救’……僧蓝无丽於此。”
明 袁宗道 《暮春邹生邀黄思立诸公游高梁桥即事》诗:“西山如骡髻,万黛滴僧蓝。”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僧伽蓝

  • 即僧伽罗磨。佛教寺院。《十诵律·比丘诵》:“地法者,佛听受地,为僧伽蓝故,听僧起坊舍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两岸平地,有国名 毗荼 ,佛法兴盛。又迳 蒲那般河 ,河边左右有二十僧伽蓝。”亦省称“ 僧蓝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蒲州 东十馀里,有寺曰‘普救’……僧蓝无丽於此。” 明 袁宗道 《暮春邹生邀黄思立诸公游高梁桥即事》诗:“西山如骡髻,万黛滴僧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