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墨

词典解释

即儒家和墨家。战国时祖述孔子的儒家和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同为“显学”,故儒、墨并称。《韩非子·显学》:“世之显学,儒墨也。”儒墨在战国时期“徒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见《吕氏春秋·当染》,成为当时对立的两大重要学派。

词典名字:

儒墨

词典发音:

rú mò

国语辞典
1.儒家和墨家。战国时期同为重要学派。 2.泛指多种学派。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儒家和墨家。 战国 时期同为重要学派。

庄子·天运》:“天下大骇,儒墨皆起。”
韩非子·显学》:“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 孔丘 也;墨之所至, 墨翟 也。”
陈子昂 《夏日暉上人房别李参军序》:“讨论儒、墨、探览真玄。觉 周 孔 之犹述,知 老 庄 之未悟。”

⒉  泛指多种学派。

唐 崔湜 《故吏侍郎元公碑铭序》:“百家之言,先儒未諭,一览冰释。四方儒墨之士,由是嚮风矣。”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儒墨

  • 儒墨是指儒家和墨家。 战国 时期同为重要学派。出自《庄子·天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