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塞

词典解释

1.塞满、充满

2.闭塞;阻绝

1.堵塞。

《孟子·滕文公下》:“是邪説诬民,充塞仁义也。” 唐 杜甫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枯查卷拔树,礧磈共充塞。”《元典章·刑部十九·禁聚众》:“观者车马充塞街衢,数亦非少。”

2.充满塞足。

《汉书·董仲舒传》:“今阴阳错繆,氛气充塞,群生寡遂,黎民未济。” 宋 苏轼 《上清辞》:“泽充塞於四海兮,独澹然其无功。”《高子遗书·会语五四》:“盖天地之心,充塞於人身者,为惻隐之心。”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窗外的星月和屋里的松明似乎都骤然失了光辉,惟有青光充塞宇内。”

词典名字:

充塞

词典发音:

chōng sè

国语辞典

充塞 chōngsè

(1) [dominate]∶塞满、充满

幻想充塞了睡梦者的头脑

充塞朝廷

(2) [block]∶闭塞;阻绝

仁义充塞

基本解释

充塞[ chōng sè ]

⒈  充满。

《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今阴阳错缪,氛气充塞,群生寡遂,黎民未济。」
三国演义·第六〇回》:「明公汉室宗亲,仁义充塞乎四海。」

⒉  堵塞。

《孟子·滕文公下》:「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
唐·杜甫〈三川观水涨二十韵〉:「枯查卷拔树,礧磈共充塞。」

英语congestion, to block, to congest, to crowd, to choke, to cram, to fill up, to stuff, to take up all the space

法语remplir, combler, bourrer, obstruer

引证解释

⒈  堵塞

《孟子·滕文公下》:“是邪説诬民,充塞仁义也。”
杜甫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枯查卷拔树,礧磈共充塞。”
《元典章·刑部十九·禁聚众》:“观者车马充塞街衢,数亦非少。”

⒉  充满塞足。

《汉书·董仲舒传》:“今阴阳错繆,氛气充塞,群生寡遂,黎民未济。”
宋 苏轼 《上清辞》:“泽充塞於四海兮,独澹然其无功。”
《高子遗书·会语五四》:“盖天地之心,充塞於人身者,为惻隐之心。”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窗外的星月和屋里的松明似乎都骤然失了光辉,惟有青光充塞宇内。”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充塞

  • 充塞,汉语词汇。
  • 拼音:chōng sè
  • 指堵塞;塞满;填满。
  • 语出《孟子·滕文公下》:“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