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

词典解释: xiān dì 称在位帝王已死的父亲: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国语辞典注音 ㄒㄧㄢ ㄉㄧˋ  拼音 xiān dì1. 古代帝王。▶ 《文選.張衡.東京賦》:「望之舊墟,慨長思而懷古。」2. 尊稱已故的君主。▶ 《文選.諸葛亮.出師表》:「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三國演義.第三回》:「天子乃嫡子,初無過失,何得妄議廢立?」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985页 第2卷 241

词典名字:

先帝

词典发音:

xiān dì

国语辞典
称在位帝王已死的父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基本解释

先帝[ xiān dì ]

⒈  古代帝王。

《文选·张衡·东京赋》:「望先帝之旧墟,慨长思而怀古。」

⒉  尊称已故的君主。

《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三国演义·第三回》:「天子乃先帝嫡子,初无过失,何得妄议废立?」

引证解释

⒈  远古帝王。

《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天子乃荐鞠衣于先帝。”
郑玄 注:“先帝, 大皥 之属。”

⒉  前代已故的帝王。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淮南王 长 废先帝法,不听天子詔。”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唐 韩愈 《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监脩 李吉甫 授臣以前史官 韦处厚 所撰先帝实録三卷。”
孔尚任 《桃花扇·闲话》:“崇禎 先帝縊死 煤山,周皇后 也殉难自尽。”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先帝

  • 先帝是一个汉语词汇,
  • 拼音为xiān dì,
  • 释义:指前代已故的帝王、远古帝王。
  •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等均有相关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