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民

词典解释: xiān mín 1.古代贤人。 2.泛指古人。国语辞典注音 ㄒㄧㄢ ㄇㄧㄣˊ  拼音 xiān mín1. 稱古之賢者。▶ 《詩經.商頌.那》:「自古在昔,有作。」▶ 《文選.曹植.王仲宣誄》:「朝聞夕沒,所思。」2. 古人。▶ 《詩經.小雅.小旻》:「匪是程,匪大猶是經,維爾言是聽,維爾言是爭。」▶ 《文選.曹植.箜篌引》:「誰不死,知命復何憂?」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982页 第2卷 238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408页

词典名字:

先民

词典发音:

xiān mín

国语辞典

先民 xiānmín

(1) [ancient people]∶泛指古人

(2) [ancient sage]∶古代的贤人

先民询之。——· 刘开《问说》

基本解释

先民[ xiān mín ]

⒈  称古之贤者。

《诗经·商颂·那》:「自古在昔,先民有作。」
《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朝闻夕没,先民所思。」

⒉  古人。

《诗经·小雅·小旻》:「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维尔言是听,维尔言是争。」
《文选·曹植·箜篌引》:「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贤人。

《诗·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芻蕘。”
朱熹 集传:“先民,古之贤人也。”
葛洪 《抱朴子·逸民》:“隐居求志,先民嘉焉。”
宋 叶适 《祭吕太史文》:“畅群儒之异旨,续先民之遗胄。”
清 赵翼 《柬黄月山文学》诗:“诗文确有先民法,游射能言大父行。”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三二:“先民的博大高超的精神,我们要从文学里去领会。”

⒉  泛指古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汳水》:“初建此城,则有斯丘,传承先民,曰 王氏 墓。”
宋 叶适 《祭蔡行之尚书文》:“名传外夷,气盖先民。”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绪论:“一方面,给我们自己以策励与对于先民的生活的充分的明了,一方面也给我们的许多友邦以对于我们的往昔与今日的充分的了解。”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先民 (词语)

  • 先民,拼音xiān mín,意思是古代贤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