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得

词典解释

免去,省得

1.亦作“免的”。以免;省得。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免得他撑船小倒,提调官封锁无虞。”《水浒传》第八回:“如此 林冲 去的心稳,免得 高衙内 陷害。”《儒林外史》第三八回:“是必寄个信与贫僧,免的贫僧悬望。” 冰心 《斯人独憔悴》:“免得将来惩戒的时候,玉石俱焚。”

2.犹免除。

《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但我的徒弟是新出家的,这个可以免得。”

词典名字:

免得

词典发音:

miǎn de

国语辞典

免得 miǎnde

[so as not to;so as to avoid] 免去,省得

多问几句,免得走错路

基本解释

免得[ miǎn de ]

⒈  以免、避免。

《水浒传·第三回》:「大郎可把索来绑缚我三个出去请赏,免得负累了你不好看。」
《儒林外史·第三回》:「你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所以这些话我不得不教导你,免得惹人笑话。」

如:「出外旅游要注意安全,免得父母担心。」

英语so as not to, so as to avoid

德语damit nicht

法语de peur que, afin d'éviter qu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免的”。

⒉  以免;省得。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免得他撑船小倒提调官封锁无虞。”
水浒传》第八回:“如此 林冲 去的心稳,免得 高衙内 陷害。”
《儒林外史》第三八回:“是必寄个信与贫僧,免的贫僧悬望。”
冰心 《斯人独憔悴》:“免得将来惩戒的时候,玉石俱焚。”

⒊  犹免除。

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但我的徒弟是新出家的,这个可以免得。”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免得

  • 免得,汉语词汇,出自《端正好·上高监司》,释义为以免、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