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词典解释

邓小平1980年8月18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编入《邓小平文选》第2卷。指出:“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适应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需要,为了兴利除弊,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以及其他制度,需要改革的很多。”讲话对此系统地提出了纲领性的意见,着重指出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主要的弊端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并分析了这些弊端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和危害以及改革的方法。

词典名字: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词典发音:

dǎng hé guó jiā lǐng dǎo zhì dù de gǎi gé

国语辞典
邓小平1980年8月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编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提出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以及其他制度需要改革的问题。指出制度方面的弊端主要是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以及各种特权。建议调整国务院领导成员和更新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逐步实现领导人员年轻化、专业化;修改宪法,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企事业单位成立职工代表大会,等等。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是邓小平1980年8月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在这篇讲话中,邓小平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中国十年“文革”的深刻教训,尖锐地揭露和分析了现行政治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及其产生的原因,系统精辟地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因而,这篇讲话是指导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