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阁

词典解释: rù gé 1.明代罢宰相之名,仿宋置殿阁大学士,以阁在宫内,谓之内阁。大学士入直文渊阁,称为预机务。省称""。清代因之,唯办事的,专属大学士,而以尚书为协办。国语辞典注音 ㄖㄨˋ ㄍㄜˊ  拼音 rù gé1. 舊制,大學士赴內閣參預機密,稱為「入閣」。2. 今指被行政院長挑選為部長,稱為「入閣」。▶ 如:「王委員表現良好,被選入閣的機率很高。」

词典名字:

入阁

词典发音:

rù gé

国语辞典
明代罢宰相之名,仿宋置殿阁大学士,以阁在宫内,谓之内阁。大学士入直文渊阁,称为入阁预机务。省称"入阁"。清代因之,唯入阁办事的,专属大学士,而以尚书为协办。
基本解释

入阁[ rù gé ]

⒈  旧制,大学士赴内阁参预机密,称为「入阁」。

⒉  今指被行政院长挑选为部长,称为「入阁」。

如:「王委员表现良好,被选入阁的机率很高。」

引证解释

⒈  明 代罢宰相之名,仿 宋 置殿阁大学士,以阁在宫内,谓之内阁。大学士入直 文渊阁,称为入阁预机务。省称“入阁”。 清 代因之,唯入阁办事的,专属大学士,而以尚书为协办。

李渔玉搔头·呼嵩》:“寡人即位以来,见他正色立朝敢言直諫,真是个社稷之臣,目下就要取他入阁。”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内阁》:“成化 弘治 多由侍郎陞尚书,若先陞尚书,则无入阁之命。”
吴晗 《况钟和周忱》:“明成祖 在打到 南京,作了皇帝以后,任命七个官员替他管理机密事务,叫作‘入阁’,后来叫作‘拜相’。”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入阁

  • 明清称以殿阁大学士身份进入内阁办事而为宰辅者。明朝永乐(1403-1424)初年创设内阁,当时入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署,不得专制诸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