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桌

词典解释: bā xiān zhuō 汉族的民间传统桌子。桌面正方形,四条腿,用硬木制成。可坐八人。相传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善饮酒,被称为“酒中八仙”,桌名因此而来。用于吃饭、摆放祭品、玩棋牌等。国语辞典注音 ㄅㄚ ㄒㄧㄢ ㄓㄨㄛ  拼音 bā xiān zhuō可坐八人的方桌。因民間有八仙過海的故事,遂以八仙命名,以讚譽所坐的人,宛若八位神仙。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748页 第2卷 4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7页

词典名字:

八仙桌

词典发音:

bā xiān zhuō

国语辞典

八仙桌 bāxiānzhuō

[old-fashioned square table for eight persons] 每边可坐两个人的一种大方桌

基本解释

八仙桌[ bā xiān zhuō ]

⒈  可坐八人的方桌。因民间有八仙过海的故事,遂以八仙命名,以赞誉所坐的人,宛若八位神仙

英语old fashioned square table to seat eight people

法语table carrée à huit places

引证解释

⒈  每边可坐二人的大方桌。 宋 时已有。

晁补之 《八仙案铭》:“东皋松菊堂,饮中八僊桉。”
《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十三妹 又走到八仙桌子跟前把那盏灯拿起来弹弹蜡花放在桌子正中。”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思懿 走到八仙桌前数钱。”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八仙桌

  • 八仙桌,中华民族传统家具之一。指桌面四边长度相等的、桌面较宽的方桌,大方桌四边,每边可坐二人,四边围坐八人(犹如八仙),故中国民间雅称八仙桌。
  • 几案类家具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有虞氏的时代,当时称为俎,多用于祭祀,案的名称在周代后期才出现,宋高承选《事物纪原》载:“有虞三代有俎而无案,战国始有其称。”桌子的名称在五代时方才产生。现今可考的八仙桌至少在辽金时代就已经出现,明清盛行,尤其是清代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头百姓几乎家家都可以寻到八仙桌的影子,甚至成为很多家庭中唯一的大型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