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过海

词典解释

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1.【解释】: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2.【出自】:明·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

3.【示例】:说得好,咱们就~吧! ◎老舍《茶馆》第一幕

4.【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形容各人使出自己的本事

“八仙”指的是古代神话里的汉钟离、张果老、铁拐李、韩湘子、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这八位神仙。传说八位神仙各有道术,法力无边,在人间惩恶扬善,为百姓做了很多的好事。 相传有一年,正逢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八位神仙也被邀请参加。他们各自离开修炼之地,准备驾云去参加蟠桃盛会,路过东海,只见那东海浩淼无垠,波涛汹涌,巨浪狂吼,一派惊心动魄的景象。吕洞宾灵机一动,说:“驾云过海,不算仙家本事。咱们不如拿出各自的法宝,踏浪过海,各显神通,你们看好不好?”众仙都齐声说:“好!”,铁拐李第一个过来。只见他把手中的拐杖往东海一抛,拐杖像一叶扁舟,轻轻浮在海面上,铁拐李往上一跳,稳稳当当落在上面。众位仙家一看,齐声赞道:“好本领!”这时,汉钟离拍了拍手里的响鼓也说道:“看我的!”随手也把响鼓扔进了海里,他盘腿坐在鼓上,一副老僧模样。 张果老笑咪咪地说:“还是我的招数最高明。”只见他掏出一张纸来,折成一头毛驴,纸驴四蹄落地后,仰天长叫,张果老倒骑在驴背上,向众仙挥挥手,踏浪而去。 吕洞宾不慌不忙地从背后抽出拂尘来,向海中一指,顿时霞光万道,海水分成两半,让出一条宽敞大道来。只见吕洞宾微微一笑,悠悠然向路尽头走去。 韩湘子见此,也不甘示弱,从怀中掏出一本书来,随手抛到海中,自己腾空而起,单足站在上面,随后又取出箫管,吹起悠扬的曲子来。曹国舅此时取出了法宝玉简板,飘然而上。这是只有何仙姑与蓝采和两人还没有动静,只见蓝采和取出花篮放进海中,花篮顿时变大数倍,花香扑鼻。他回头一见仙姑没拿任何法宝,就问道:“仙姑,是否愿意与在下一同渡海?”,何仙姑微微一笑,说:“多谢阁下厚意,你尽管先行,我随后就到!”说着,从头上取下一朵荷花放入水中,那荷花霎时就变成了一条荷花船,载着仙姑缓缓飘过海去。

八仙过海海不扬波波光鳞鳞鳞次栉比比众不同同休共戚戚戚具尔尔汝之交交口同声声东击西西台痛哭哭丧着脸脸无人色色丝虀臼臼头深目目下十行行不从径径一周三三三两两两世为人人一己百百万雄兵兵不厌权权倾中外外刚内柔柔声下气气义相投投井下石石人石马马上功成成一家言言三语四四不拗六六亲不和和光同尘尘垢秕糠糠秕在前前仆后继继古开今今夕何夕夕寐宵兴兴云致雨雨丝风片片云遮顶顶名冒姓姓甚名谁谁是谁非非亲非故故人之情情不可却却之不恭恭而有礼礼为情貌貌似强大大中至正正中下怀怀丸操弹弹丝品竹竹报平安安不忘危危于累卵卵与石斗斗丽争妍妍姿艳质质伛影曲曲不离口口不二价价值连城城下之盟城下之辱辱国丧师师严道尊尊主泽民民不堪命命世之才才兼文武武不善作作乱犯上上下一心心上心下下不为例

词典名字:

八仙过海

词典发音:

bā xiān guò hǎi

国语辞典
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明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西游记》第八一回:"正是八仙过海﹐独自显神通。"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基本解释

八仙过海[ bā xiān guò hǎi ]

⒈  杂剧名。明朝无名氏撰。叙述汉钟离张果老等八位仙人俱赴蟠桃大会,归途遇海,吕洞宾倡议不得乘云,须各以宝物投水乘之而过,于是八仙各显神通。


引证解释

⒈  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参见“八仙”。

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
《西游记》第八一回:“正是八仙过海,独自显神通。”
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四:“穷棒子闹翻身,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成语解释

八仙过海

【解释】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出处】明·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

【示例】说得好,咱们就~吧! ◎老舍《茶馆》第一幕

【近义词】各显其能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形容各人使出自己的本事

网络解释

八仙过海 (神话传说)

  • 八仙过海是一种流传最广的中国民间传说。八仙分别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
  • 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相传白云仙长有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后来,人们把这个典故用来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别能力而创造奇迹的事。
  • 八仙过海 (汉语成语)

  • 八仙过海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ā xiān guò hǎi,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出自 明·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则俺这八仙啊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