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埏

词典解释: bā shān 1.八殥。国语辞典注音 ㄅㄚ ㄧㄢˊ  拼音 bā yán八方邊遠之地。▶ 《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大漢之德,逢涌原泉,沕潏漫衍,旁魄四塞,雲尃霧散,上暢九垓,下泝。」▶ 南朝宋.裴駰.集解:「埏音延,地之際也。言其德上達於九重之天,下流於地之八際也。」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753页 第2卷 9

词典名字:

八埏

词典发音:

bā shān

国语辞典
八殥。
基本解释

八埏[ bā yán ]

⒈  八方边远之地。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大汉之德,逢涌原泉,沕潏漫衍旁魄四塞,云尃雾散,上畅九垓,下溯八埏。」
南朝宋·裴骃·集解:「埏音延,地之际也。言其德上达于九重之天,下流于地之八际也。」

引证解释

⒈  八殥。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上畅九垓,下泝八埏。”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埏,地之八际也。言德上达於九重之天,下流於地之八际。”
唐 柳宗元 《代裴行立谢移镇表》:“道畅八埏,威加九域。”
宋 范成大 《桂林中秋赋》:“矧吾生之飘泊兮,寄蘧庐於八埏。”
清 魏源 《长沙别何积之》诗之二:“路长羽翼短,何时至八埏。”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八埏

  • 八埏,是汉语词汇,拼音是bā yán,即八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