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词典解释


词牌名。《甘州》本唐大曲名。此调因上下阕八韵,故名八声。乃慢词,与《甘州遍》《甘州子》不同。双调九十七字,平韵。柳永所作“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首最为著名,故又名《潇潇曲》
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均属仙吕宫。北曲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在套曲中。南曲又有二:一与词牌全阕或前半阕同,用作引子;一与词牌不同,但与北曲略同,用作过曲。

词典名字:

八声甘州

词典发音:

bā shēng gān zhōu

国语辞典
1.词牌名。又叫《甘州》﹑《潇潇雨》。双调平韵﹐九十五至九十八字﹐共有七体。本唐时教坊大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为词牌。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此曲牌﹐属仙吕宫。北曲字数﹑格律与词牌字句不同﹐用在套曲中。南曲又有二:一与词牌同﹐用作引子;一与词牌不同﹐而与北曲略同,用作过曲。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词牌名。又叫《甘州》、《潇潇雨》。双调平韵,九十五至九十八字,共有七体。本 唐 时教坊大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为词牌。 《词谱》卷二五:“按此调前后段八韵,故名八声,乃慢词也。与《甘州遍》之曲破、《甘州子》之令词不同。

《乐章集》亦注仙吕调, 周密 词名《甘州》, 张炎 词因 柳 词有‘对萧萧暮雨江天’句,更名《萧萧雨》, 白朴 词名《讌瑶池》。”

⒉  曲牌名。南北曲均有此曲牌,属仙吕宫。北曲字数、格律与词牌字句不同,用在套曲中。南曲又有二:一与词牌同,用作引子;一与词牌不同,而与北曲略同,用作过曲。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八声甘州 (词牌名)

  • 八声甘州,词牌名,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源于唐代边塞曲。《词谱》以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为正体,此体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另有变体六种。代表作品有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辛弃疾《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