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神

词典解释: bā shén 1.八蜡所祭之神。 2.旧谓主宰宇庙之。 3.八方之神。 4.相传帝喾妃所生之八子。国语辞典注音 ㄅㄚ ㄕㄣˊ  拼音 bā shén1. 古代齊國所祭祀的神。分別為:一、天主,祠天齊;二、地主,祠泰山梁父;三、兵主,祠蚩尤;四、陰主,祠三山;五、陽主,祠之罘;六、月主,祠之萊山;七、日主,祠成山;八、四時主,祠琅邪。見《史記.卷二八.封禪書》。2. 八方之神。▶ 《漢書.卷六.武帝紀》:「朕以眇身承至尊,兢兢焉惟德菲薄,不明於禮樂,故用事。」▶ 東漢.文穎.注:「武帝祭太一,並祭名山於太壇西南,開除八通鬼道,故言用事也。一曰八方之神。」▶ 《文選.揚雄.甘泉賦》:「奔而警蹕兮,振殷轔而軍裝。」3. 帝嚳妃所生之八子。▶ 晉.王嘉《拾遺記.卷一》:「妃常夢吞日,則生一子,凡經八夢,則生八子。世謂為。」或作「八力」、「八翌」、「八英」。4. 周代田事所祭拜的神。見「八蜡」條。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757页 第2卷 13

词典名字:

八神

词典发音:

bā shén

国语辞典
1.八蜡所祭之神。 2.旧谓主宰宇庙之八神。 3.八方之神。 4.相传帝喾妃所生之八子。
基本解释

八神[ bā shén ]

⒈  古代齐国所祭祀的神。八神分别为:一、天主,祠天齐;二、地主,祠泰山梁父;三、兵主,祠蚩尤;四、阴主,祠三山;五、阳主,祠之罘;六、月主,祠之莱山;七、日主,祠成山;八、四时主,祠琅邪。见《史记·卷二八·封禅书》。

⒉  八方之神。

《汉书·卷六·武帝纪》:「朕以眇身承至尊,兢兢焉惟德菲薄,不明于礼乐,故用事八神。」
东汉·文颖·注:「武帝祭太一,并祭名山于太坛西南,开除八通鬼道,故言用事八神也。一曰八方之神。」
《文选·扬雄·甘泉赋》:「八神奔而警跸兮,振殷辚而军装。」

⒊  帝喾妃所生之八子。晋·王嘉也作「八力」、「八翌」、「八英」。

《拾遗记·卷一》:「妃常梦吞日,则生一子,凡经八梦,则生八子。世谓为八神。」

⒋  周代田事所祭拜的神。参见「八蜡」条。

引证解释

⒈  八蜡所祭之神。详“八蜡”。

《礼记·郊特牲》“天子大蜡八” 唐 陆德明 释文:“蜡祭有八神。”

⒉  旧谓主宰宇庙之八神。 《史记·封禅书》:“八神,一曰 天主,祠 天齐。天齐 渊水,居 临菑 南郊山下者。二曰 地主,祠 泰山 梁父。盖天好阴,祠之必於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地贵阳,祭之必於泽中圜丘云。三曰 兵主,祠 蚩尤。蚩尤 在 东平 陆监乡,齐 之西境也。四曰 阴主,祠 三山。五曰 阳主,祠 之罘。六曰 月主,祠之 莱山。皆在 齐 北,并 勃海。七曰 日主,祠 成山。成山 斗入海,最居 齐 东北隅,以迎日出云。八曰 四时主,祠 琅邪

琅邪 在 齐 东方,盖岁之所始。”
吴伟业 《八风诗·东北风》:“万乘雨休封禪树,八神波断 羡门 山。”
清 顾炎武 《<劳山图志>序》:“於是八神之祠徧於海上,万乘之驾常在 东莱。”

⒊  八方之神。

《汉书·武帝纪》:“用事八神。”
颜师古 注引 文颖 曰:“一曰八方之神。”
汉 扬雄 《甘泉赋》:“八神奔而警蹕兮,振殷轔而军装。”
《宋史·乐志七》:“五輅鸣鑾,六神警蹕。”
黄遵宪 《丘仲阏过访有诗八用前韵和之》:“闻道八神齐警蹕,人间早既唱堂堂。”

⒋  相传 帝喾 妃所生之八子。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妃( 帝嚳 妃)尝梦吞日,则生一子,凡经八梦,则生八子。世谓‘八神’,亦为‘八翌’,翌明也,亦谓‘八英’,亦谓‘八力’,言其神力英明,翌成万象,亿兆流其神睿焉。”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八神 (汉语词语)

  • 八蜡所祭之神。《礼记·郊特牲》“天子大蜡八” 唐 陆德明 释文:“蜡祭有八神。”详“八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