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衍

词典解释

战国时魏阴晋(今陕西华阴东)人,号犀首。初在秦为大良造。后入魏为将,主张合纵抗秦。魏惠王后元十二年(前323年),发起燕、赵、中山、韩、魏“五国相王”。后四年为魏相。

词典名字:

公孙衍

词典发音:

gōng sūn yǎn

国语辞典
战国时期纵横家。号犀首,魏国阴晋(今陕西华阴东)人。初在秦国任大良造(掌握军政大权的高官)。后至魏国任将军,主张合纵抗秦。公元前323年发起并联络燕、赵、中山、韩、魏五国对抗秦国。后又担任魏相。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公孙衍

  • 公孙衍为魏国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东)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纵横家,和张仪是对手。
  • 公孙衍历仕秦国、魏国、韩国。战国时期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诸国合纵抗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