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意

词典解释

公众的意愿;共同的意见。

公众的意愿;共同的意见。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据 丛 说,虽由他出面,而一味代行大家的公意。” 毛泽东 《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关于时局的声明》:“中国共产党认为,上述各项条件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公意,只有在上述各项条件之下所建立的和平,才是真正的民主的和平。”

词典名字:

公意

词典发音:

gōng yì

国语辞典
公众的意愿;共同的意见。
基本解释

公意[ gōng yì ]

⒈  全体或多数人的意思。

如:「政府的施政措施,应以全国人民的公意为准。」

私意

引证解释

⒈  公众的意愿;共同的意见。

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据 丛 说,虽由他出面,而一味代行大家的公意。”
毛泽东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关于时局的声明》:“中国共产党认为,上述各项条件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公意,只有在上述各项条件之下所建立的和平,才是真正的民主的和平。”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公意

  • 公意(general will)集体的真实利益,等同于共同的良善(公益);若每个人皆能无私地行事,则公意就是所有人的意志。
  • 根据卢梭定义,公意应该是公民们全体一致的决定,但是在一切问题上,求得全体一致显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因此卢梭又表示多数人的决定同样可以构成公意。自---《西方政治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