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朝

词典解释: gōng cháo 1.古代官吏在朝廷的治事之所﹐借指朝廷。国语辞典注音 ㄍㄨㄥ ㄔㄠˊ  拼音 gōng cháo朝廷、政府。▶ 《三國演義.第一二○回》:「拜官,謝恩私門,臣所不取也。」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816页 第2卷 72

词典名字:

公朝

词典发音:

gōng cháo

国语辞典
1.古代官吏在朝廷的治事之所﹐借指朝廷。
基本解释

公朝[ gōng cháo ]

⒈  朝廷、政府。

三国演义·第一二〇回》:「拜官公朝,谢恩私门,臣所不取也。」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吏在朝廷的治事之所,借指朝廷。参阅《诗·郑风·缁衣》 马瑞辰 通释

《庄子·达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
成玄英 疏:“既无意於公私,岂有怀於朝廷哉。”
南齐书·武帝纪》:“竝可拟则公朝,方樏供设合卺之礼无亏,寧俭之义斯在。”
唐 张九龄 《故河南少尹府君墓碑铭》:“增华乡族,见重公朝,四国於蕃,四方於宣,龙旂成祀,六轡耳耳。”
《宣和遗事》前集:“仰覩公朝除 王安石 为相者……欲望圣慈允臣所奏,将 王安石 新命寝罢。”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公朝

  • 公朝,汉语词汇。
  • 拼音:gōng cháo
  • 释义:是指古代官吏在朝廷的治事之所,借指朝廷。
  • 《庄子·达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 成玄英 疏:“既无意於公私,岂有怀於朝廷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