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牒

词典解释

官方文书。

词典名字:

公牒

词典发音:

gōng dié

国语辞典
官方文书。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官方文书。

唐 韩愈 《袁州申使状》:“每奉公牒,牒尾故牒字,皆为谨牒字,有异於常。”
宋 曾慥 《高斋漫录》:“一日在厅事,忽睹黄衣人若今之健步者,持公牒立庭下,公命左右皂隶承接。”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广州 守将差指使 贺承信,捧了公牒到 封州 将领司投递。”
袁枚随园随笔·金石》:“唐 法琬 法师碑,书者为左卫翊壹府翊卫 刘钦旦。翊一府者,五府之一也。以壹代一, 唐 时公牒亦多用之。”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公牒

  • 公牒是官方文书。 出自唐 韩愈 《袁州申使状》:“每奉公牒,牒尾故牒字,皆为谨牒字,有异於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