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祖

词典解释: gōng zǔ 1.旧时士绅对知府以上地方官的尊称。对地位较高者﹐亦称老﹑大和父母。流行于明清。 2.复姓。孔子弟子有句兹。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国语辞典注音 ㄍㄨㄥ ㄗㄨˇ  拼音 gōng zǔ1. 舊日士紳對巡撫、按察司、道台、知府等本地長官的稱謂。▶ 《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若非老神明燭照,小女之冤,幾無所伸矣。」2. 複姓。如史記仲尼弟子傳有句茲。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811页 第2卷 67

词典名字:

公祖

词典发音:

gōng zǔ

国语辞典
1.旧时士绅对知府以上地方官的尊称。对地位较高者﹐亦称老公祖﹑大公祖和公祖父母。流行于明清。 2.复姓。孔子弟子有公祖句兹。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基本解释

公祖[ gōng zǔ ]

⒈  旧日士绅对巡抚、按察司、道台、知府等本地长官的称谓。

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若非老公祖神明烛照,小女之冤,几无所伸矣。」

⒉  复姓。如史记仲尼弟子传有公祖句兹。

德语Gongzu (Eig, Fam)​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士绅对知府以上地方官的尊称。对地位较高者,亦称老公祖、大公祖和公祖父母。流行于 明 清。

《水浒传》第三四回:“秦明 大怒道:‘红头子敢如此无礼!不须公祖忧心,不才便起军马,不拿了这贼,誓不再见公祖!’”
钱谦益 《输丁议》:“本道公祖谆谆以出丁出资,捍御桑梓,劝諭乡绅。”
孔尚任 《桃花扇·辞院》:“老公祖不知,他与 左良玉 相交最密,常有私书往来;若不早除此人,将来必为内应。”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啐,徵求隐逸,乃朝廷盛典,公祖父母俱当以礼相聘,怎么要拿起来。”

⒉  复姓。 孔子 弟子有 公祖句兹。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公祖

  • 公祖:中华姓氏之一。公祖氏为黄帝元妃西陵氏次子元嚣(玄嚣)世系之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