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

词典解释: gōng yáng 1.《传》的简称。 2.复姓。战国齐人有高﹐为《春秋传》作者。国语辞典注音 ㄍㄨㄥ ㄧㄤˊ  拼音 gōng yáng1. 動物名。指雄性的羊。2. 複姓。如春秋末魯有高。3. 傳的簡稱。見「傳」條。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805页 第2卷 61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452页

词典名字:

公羊

词典发音:

gōng yáng

国语辞典
1.《公羊传》的简称。 2.复姓。战国齐人有公羊高﹐为《春秋公羊传》作者。
基本解释

公羊[ gōng yáng ]

⒈  动物名。指雄性的羊。

⒉  复姓。如春秋末鲁有公羊高。

⒊  公羊传的简称。参见「公羊传」条。

英语ram (male sheep)​

德语Bock, Ziegenbock (S, Bio)​, Widder, Schafbock (S, Bio)​, Gongyang (Eig, Fam)​

法语bélier

引证解释

⒈  《公羊传》的简称。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於 丘明 之传,有所不通,皆没而不説,而更肤引《公羊》、《穀梁》,适足自乱。”
唐 刘知几 《史通·古今正史》:“及末世口説流行,故有《公羊》、《穀梁》、 邹、夹 之传。”
罗惇曧 《文学源流》:“汉武帝 立《公羊》於学宫, 宣帝 立《穀梁》。”

⒉  复姓。 战国 齐 人有 公羊高,为《春秋公羊传》作者。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