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

词典解释


州、府名。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置州。治子城(今兰州市)。辖今甘肃兰州市及临洮等地。唐辖境有今兰州市及临洮、榆中、皋兰、永登等县地。安史乱后地属吐蕃。宋元丰中复置。辖境相当今兰州市及榆中一带。明洪武初降为兰县,成化年间复升为州。不领县。清乾隆时移临洮府来治,改名兰州府,并置皋兰县(今属甘肃)为治所。辖今甘肃兰州、临洮、榆中、靖远、渭源、临夏等市县地。1913年废。
市名。在甘肃省中部,当陇海、包兰、兰新、兰青等铁路交点,黄河穿过市区。甘肃省省会。自古为中原通往西北地区的交通要冲。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五区和永登、榆中、皋兰三县。汉置金城县,隋为兰州治。清置皋兰县(以皋兰山得名),为兰州府治。1941年以皋兰县城区置兰州市。人口276万(市辖区169万,1996年)。工业以炼油、化学、机械、有色冶金、毛纺、电力为主。有兰州大学等高等学校及科学研究机构多所。有五泉山、白塔山、雁滩、金天观、白云观等名胜。郊区以产“兰州水烟”、“兰州瓜”、白兰瓜、苹果等著名。

词典名字:

兰州

词典发音:

lán zhōu

国语辞典

兰州 Lánzhōu

[Lanzhou] 甘肃省省会。位于省东部,市区面积2122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42万。中国西北地区综合性工业城市,黄河上游重要渡口,甘肃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市电力供应充足,石油化学工业发达,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兰州 (甘肃省省会)

  • 兰州,简称“兰”,是甘肃省省会,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支点,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是中国华东、华中地区联系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西北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科研教育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
  • 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
  • 2012年8月28日,国务院批复设立西北地区第一个、中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
  • 2016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264.23亿元,比上年增长8.3%。
  • 2017年10月,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2018年11月,入选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