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制

词典解释

“君主制”的对称。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政权组织形式。在不同阶级属性的国家,共和制也具有不同的阶级性。古希腊有些国家(如雅典)和古罗马等奴隶制国家都曾实行共和制。在封建制度下,君主制占统治地位,但有个别城市国家,如意大利地区的威尼斯、热那亚,东欧的诺夫哥罗德等,曾采用共和制。新兴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专制而提出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始于16世纪,普遍推行于18世纪。列宁指出:“资产阶级的共和制、议会和普选制,所有这一切,从全世界社会发展来看,是一大进步。”《列宁全集》第37卷第74页)同时他又指出,这丝毫也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下政权操在资产阶级手里的实质。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与无产阶级专政相适应的民主共和制。

词典名字:

共和制

词典发音:

gòng hé zhì

国语辞典
国家元首和国家权力机关定期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治制度。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泛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选举产生的一种政治制度。与“君主制相对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共和制

  • 共和制是“君主制”的对称。国家代表机关或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制度,在奴隶制度下,曾出现过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民主共和制和贵族共和制,在封建制度下,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法国的马赛和俄国的诺夫哥罗德都曾出现过城市共和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共和制有议会制和总统制两种形式。前者指政府(内阁)由议会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的国家体制,如1946—1958的法国;后者指总统由选举产生并直接领导政府,不对议会负责的国家体制,,如美利坚合众国。社会主义共和制是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的。参见“民主集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