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相

词典解释: gòng xiāng 1.佛教名词。与自相(不)相对﹐谓几种事物的共通相﹐即不局限于一法之自体。如色﹑受等有为法共有无常性﹐故以无常相为(色﹑受等自体各异﹐色以质碍为自相﹐受以领纳为自相)。 2.拉丁文universalia的意译。西欧中世纪经院哲学常用名词﹐意即一般。国语辞典注音 ㄍㄨㄥˋ ㄒㄧㄤˋ  拼音 gòng xiàng物與物的共同特徵。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830页 第2卷 86

词典名字:

共相

词典发音:

gòng xiāng

国语辞典
1.佛教名词。与自相(不共相)相对﹐谓几种事物的共通相﹐即不局限于一法之自体。如色﹑受等有为法共有无常性﹐故以无常相为共相(色﹑受等自体各异﹐色以质碍为自相﹐受以领纳为自相)。 2.拉丁文universalia的意译。西欧中世纪经院哲学常用名词﹐意即一般。
基本解释

共相[ gòng xiàng ]

⒈  物与物的共同特征。

引证解释

⒈  佛教名词。与自相(不共相)相对,谓几种事物的共通相,即不局限于一法之自体。如色、受等有为法共有无常性,故以无常相为共相(色、受等自体各异,色以质碍为自相,受以领纳为自相)。

《俱舍论》卷二三:“一切有为皆非常性,一切有漏皆是苦性,及一切法空非我性,名为‘共相’。”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九讲:“理是共相,但事上见理却并不限于共相,因为每事现各有别相。”

⒉  拉丁文universalia的意译。 西欧 中世纪经院哲学常用名词,意即一般。

陶行知 《答朱端琰之问》:“我们要从具体想到抽象,从我相到共相,从片想到系统。”
朱光潜 《文艺心理学》第十五章:“科学家、哲学家和艺术家都想揭开自然之秘,在殊相中见出共相。但是他们出发点不同,目的不同,因而在同一殊相中所见得的共相也不一致。”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共相

  • 共相(universal)是哲学名词,简单地说就是普遍和一般,但是不同的哲学家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西方哲学中共相问题的讨论,应该说源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 在中世纪基督教哲学时期,尤其是经院哲学时期,共相问题的争论成为一个热点。按照对波菲利问题的回答,基本上可以分为共相唯名论 (Nominalism,“唯名论”)和共相实在论(Realism,“唯实论”、“实在论”)两大阵营和一些折中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