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塞

词典解释: guān sài 关口上的要塞。国语辞典注音 ㄍㄨㄢ ㄙㄞˋ  拼音 guān sài關口要塞,往來必經的要道。▶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晉知躒、趙鞅帥師納王,使汝寬守關塞。」

词典名字:

关塞

词典发音:

guān sài

国语辞典
  • 边关;边塞。
  • 函谷关桃林塞
  • 基本解释

    关塞[ guān sài ]

    ⒈  关口要塞,往来必经的要道。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晋知跞、赵鞅帅师纳王,使汝宽守关塞。」

    引证解释

    ⒈  边关;边塞。

    墨子·号令》:“数使人行劳赐守边城关塞、备蛮夷之劳苦者。”
    杜甫 《伤春》诗之一:“关塞三千里,烟花一万重。”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是一个世情懂得很透的老人,在关塞一带住过很久,知道 汉 人的生活和感情,更懂得 匈奴 百姓的生活和感情。”

    ⒉  指 函谷关 和 桃林塞。

    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二年》:“关 东诸将议:以朝廷幼冲,迫於 董卓,远隔 关 塞,不知存否, 幽州 牧 刘虞,宗室贤儁,欲共立为主。”
    胡三省 注:“关 塞,谓 函谷关、桃林塞 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关塞

  • 关塞,是汉语词汇,
  • 拼音:guān sài
  • 解释:1、边关;边塞。2、.指 函谷关 和 桃林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