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屯

词典解释

1.军队驻守之所。

2.军队驻守。

词典名字:

兵屯

词典发音:

bīng tún

国语辞典
1.军队驻守之所。 2.军队驻守。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军队驻守之所。

后汉书·祭肜传》:“﹝ 祭肜 ﹞临终谓其子曰:‘……义不可以无功受赏,死后,若悉簿上所得赐物,身自诣兵屯,效死前行,以副吾心。’”

⒉  军队驻守。

范仲淹 《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河北备策》:“二,再议兵屯者,自来 真定府、定州、高阳关 分为三路,其所辖兵马未甚整齐,乃有一州兵马却属两路之处,又未晓本路将来於何处控扼,合用重兵若干,又甚处只宜固守,合屯兵若干及三路互相应援次第。”
苏辙 《观大阅》诗:“承平郡国减兵屯,唯有留都一万人。 票姚将军 思出塞从横幕府讳和亲。”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兵屯

  • 1.军队驻守之所。《后汉书·祭肜传》:“﹝ 祭肜 ﹞临终谓其子曰:‘……义不可以无功受赏,死后,若悉簿上所得赐物,身自诣兵屯,效死前行,以副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