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押

词典解释: diǎn yā 1.典当﹐以物抵押换钱。国语辞典注音 ㄉㄧㄢˇ ㄧㄚ  拼音 diǎn yā用物品抵押向人借金錢。▶ 如:「他為了籌措父親的醫藥費,把房子了。」亦作「典當」。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858页 第2卷 114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290页

词典名字:

典押

词典发音:

diǎn yā

国语辞典

典押 diǎnyā

[mortgage and pawn] 典当

基本解释

典押[ diǎn yā ]

⒈  用物品抵押向人借金钱。也作「典当」。

如:「他为了筹措父亲的医药费,把房子典押了。」

英语see 典當|典当[dian3 dang4]

引证解释

⒈  典当,以物抵押换钱

艾青 《大堰河--我的保姆》诗:“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园地。”
汪曾祺 《大淖记事》六:“大淖东头的人家都没有积蓄,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变卖典押。”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典押

  • 典押,汉语词汇,当户将其动产、财产权利作为当物质押或者将其房地产作为当物抵押给典当行,交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取得当金,并在约定期限内支付当金利息,偿还当金,赎回当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