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签

词典解释

官名。本为处理文书的小吏。南朝宋齐时,为监视出任方镇的宗室诸王和各州刺史,常由皇帝派亲信担任此职,号为“签帅”,实握州镇全权。梁以后渐废。唐代诸王府亦设典签,仅掌表启书疏,宣行教命。宋废。

词典名字:

典签

词典发音:

diǎn qiān

国语辞典
官名。本为处理文书的小吏。南朝宋齐时朝廷常派以监视出任方镇的宗室诸王和各州刺史﹐权力甚大。梁以后渐废。隋唐诸王府亦设典签﹐但仅掌文书。宋以后废除。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官名。本为处理文书的小吏南朝 宋 齐 时朝廷常派以监视出任方镇宗室诸王和各州刺史,权力甚大。 梁 以后渐废。 隋 唐 诸王府亦设典签,但仅掌文书。 宋 以后废除。

南史·顾宪之传》:“﹝ 宪之 ﹞迁南中巴陵长史、 南兖 南豫 二州事。典籤諮事,未尝接以颜色,动遵法制。”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典签

  • 又称主帅﹑典签帅或签帅。当时府州部内论事,皆用签。前叙所论事,后书某官某签,府州皆置典签掌管。本为处理文书的小吏,权力不大。刘宋中叶以后,多以幼小皇子出任方镇,君主用寒人出身的亲近左右充当典签,代替诸王批阅公事,甚至照管诸王的饮食起居,职位虽低,权力渐重。